《2010光陰地圖》0414「大稻埕」文化之旅~【王有記茶行】

  • URLをコピーしました!

 

題目:0414「大稻埕」文化之旅~【王有記茶行】
時間:20100414下午71057秒。
地點:台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二段6426

 

夜晚的「王有記茶行」點上了燈,金色燈光溫柔遍灑,比起白天更有另一番情味。

 

「王有記茶行」位於早期台灣茶葉集散重鎮的大稻埕區,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製茶廠,也是台北市少數仍有工廠執照的茶廠。「王有記茶行」來自鐵觀音的原鄉~福建安溪,1890年創設於福建廈門,主要以外銷茶葉為主。光緒年間,第一代行主王孝謹到南洋發展,在泰國曼谷設立「王有記茶行」,外銷安溪茶跟台灣茶,頗富盛名,1907年又來台設茶葉精製廠,以今日北部文山茶區的半發酵茶為主要貨源,加工精製外銷南洋。

 

到了1936年,王孝謹派遣第二代王澄清來台開拓市場,由於當時的「大稻埕」有淡水河水利運輸之便,所以選定在此落腳。在台灣茶葉外銷的全盛時期,「王有記茶行」每年出口到東南亞的文山包種茶高達四、五十萬斤,金額高達數十萬泰銖。「王有記茶行」在前兩代的努力經營下,奠定厚實基礎,至今已傳承由第三代王連源先生經營該家族製茶事業。

 

到了民國60年代,因國內產業轉型、新台幣升值,以及國內茶價急速上漲等外在因素,使得大稻埕的茶行外萎縮,僅存少數幾家茶行,「王有記茶行」即為其中之一。但曾經擔任台北市茶商公會理事長的第三代王連源先生,對於茶行存續及文化保存相當用心,不但致力推廣精製茶與茶文化,更於民國95年耗費鉅資,將茶行空間大幅翻修,就成為現在照片看到的美姿。

 

「王有記茶行」一樓前方是產品陳設空間,及供客人試喝的品茗空間;後方則展示精製茶過程中所使用的各項機具。二樓為寬敞的藝文空間~清源堂,原為工人撿茶的空間,現作為推廣茶文化、舉辦社會公益藝文活動,以供各項學術聚會研討之用。

 

「王有記茶行」至今仍保有傳統的碳火焙茶技藝,現仍有二位老師傅在此製茶。並且還留有傳統焙茶使用「焙籠間」設備,炭焙坑目前仍有四十一個。「焙籠」為傳統茶葉乾燥設備。茶葉均攤於籠內網上,以炭火為熱源,透過炭灰層的厚度控制溫度,每隔3~4小時應翻焙、換焙,以均勻火候。還有「風選機」是利用風力使茶業按輕重進行選別,並剔除非茶物質。以及「鏈板式烘乾機」以自動循環鏈板輸送茶葉,送熱風使茶葉脫水,以固定茶葉色澤,發揮香氣與去除青氣,達到飲用、包裝、貯藏要求。以上這些都是相當難得一見的文化資產。

 

而什麼是精製茶呢?簡單的說就是「毛茶加工」,當茶農將採下的茶葉,經過殺菁、熟捻與初步烘乾的過程後,即成「毛茶」或稱「生茶」。但因毛茶的含水量高,容易走味,且沒有經過焙火,並有茶梗、碎片、茶末及非茶類雜物等東西,品質參差不齊,因此必須經過經揀茶、風選、烘焙、包裝等步驟,加工為成品茶。

 

◎王有記茶行http://www.wangtea.com.tw/index.htm

電話:(02)2555-9164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二段6426

怎麼到達:搭乘24246215223250288302518601639641於朝陽公園站下車,步行約5分鐘即達。

 

喜歡就分享出去吧!
  • URLをコピーしました!

誰寫了這篇文章

Carrie Wuのアバター Carrie Wu 部落客及教育工作者

2023食尚玩家、2022食尚玩家、2021-2020隨意窩Xuite金選獎-年度旅遊人氣獎第一名、2020汶萊+馬來西亞採訪、2019納米比亞採訪、2018Xuite金選獎入選…

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