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造起來-店家再造計畫」的亮點店家踩線之旅,於2019年11月20日(三)這天來到了位於永康巷弄三代傳承的「宜德和志」糕餅老舖、中藥大盤商轉型成「德利泰」中藥材互動體驗館、米其林必比登推薦小吃「小王煮瓜」、艋舺百年魷魚羹「兩喜號」,讓Carrie在悠閒的午後,品嚐到充滿濃濃台灣味的下午茶茶點–香噴酥綿的古早味漢餅;在互動遊戲中了解中藥材的各種知識和生活運用,喝到以藥材精心熬煮的下午茶養生飲品;傍晚時分更前進艋舺,喝上一碗傳承40年、以豬後腿肉手工現捏現煮的清湯瓜仔肉,大啖油亮黑金的滷肉飯,配上滷白菜、豆腐、野生醬燒秋刀魚;最後以爽脆甘香魷魚條和手工捏製魚丸2種海味相互提鮮的艋舺百年魷魚焿和特調醬汁炒米粉,為這天的台北美食微旅行畫下完美句點!
喜愛遊逛老店、品嚐傳統小吃的Carrie,
在這歲末年終又來跟大家報好康啦!
臺北市商業處自104年推動「台北造起來」店家再造計畫,
至今共輔導80家店家,
今(108)年輔導21家台北特色好店,包含再造店家與型店店家2類,
再造店家11家,協助以品牌定位、空間改造重新出發;
型店店家10家,協助提升品牌形象、行銷推廣,讓好店再升級,
展現出臺北市各個巷弄街區的特色老店新風貌,
讓老店們在專業的品牌輔導及品牌設計加持下,變得又潮又夯,
進階成連年輕人、觀光客都更容易親近光顧,一起來愛上老店!
【宜德和志】巷仔內手工老餅舖
永康巷弄三代傳承的「宜德和志」糕餅老舖,
第三代小老闆周揚志和爸爸每天總是揮汗烤餅和笑臉迎客,
原本是小學老師的周揚志,秉持著減輕父母負擔的孝心,
和期許傳承自家阿公創立研發美味的使命感,
毅然決然從教育界回歸廚房,
純手工自製自銷,絕不找人代工,絲毫不偷工減料,
揉捏敲出專屬於周家的傳統風味!
加上「台北造起來」店家再造計畫的加持,讓新舊客人絡繹不絕!
「宜德和志」原名「宜和餅店」,
原本店外門面陳舊不起眼,
店裡面空間狹小擁擠,雜亂無章,
櫥櫃裡隨意擺放堆疊著各種餅類,讓人想買卻不知道從何下手。
透過「台北造起來」店家再造計畫,打造出全新品牌名稱,
從阿公天和、爸爸德勝、第三代揚志、揚志的孩子梓宜與寬宜,
各取一字而成「宜德和志」,
是個串聯起家族四代的新名字,象徵老餅舖的傳承與新生!
店外門面以紅色系凸顯手工傳統喜餅的專業形象,
大片落地玻璃窗,上面還有可愛插畫,整體變得喜氣洋洋,超亮眼。
店裡面更以巧思將小空間魔術般地變大了,
從前面可以直接透視後方開放式的廚房,讓客人吃得美味更安心!
全新的櫥櫃設計,讓人對品項名稱和價錢一目瞭然,
很快就能買到自己想吃的餅類和口味!
牆面上懸掛著老店故事,老店地圖,當年製餅的老工具,
周揚志的阿公以洋菓子起家,直到1950年起轉作古早味漢餅,
以自己厲害的味覺,調製出屬於自家特色漢餅風味,
不但親自研發,烤製,還親自送貨,跑遍大台北地區,
更延伸製作宮廟、年節拜拜用的壽桃、壽麵等各項貢品,
為「宜德和志」打下非常堅實的基礎!
想當年約西元2000年前後,正值台灣喜餅需求最高峰時期,
阿公、爸爸都是整整1個月靠著烤箱在睡覺,不洗澡、不能回家,
老客戶還有家中三代都在「宜德和志」訂喜餅,品牌忠誠度很高!
改造過後的「宜德和志」,廚房動線變得更加順暢,
看見周揚志揮汗揉著麵糰,
將揉好的麵糰分成一個個傳統漢餅大小的分量,
在現代當然是用電子秤來秤分量,
但昔日傳統的磅秤還留下來當作紀念文物。
接著用傳統木料工藝的「餅模」,
手工敲出一塊正常版大小的漢式喜餅,
這是傳統台灣嫁女兒時訂製, 用來分送親朋好友的「漢餅」、「大餅」。
然後周揚志再用更小的「餅模」,手工敲出最受現代人歡迎的小餅,
這是他注入了新創意,把家裡的老漢餅,變得更小、更好入口,
因為現代人重視養生,不再喜愛大分量的餅,想要吃得巧又沒負擔,
縮小版的各式餅類,加上翻新口味,成為現代消費主流!
周揚志笑著介紹自家得意品項,眼尾滿是驕傲,
「宜德和志」的傳統漢餅,其中的招牌品項—芝麻奶酥,
以葡萄乾拌著鹹蛋黃,再灑上炒香的白芝麻,
雖然是採用豬油來製作,但吃起來卻意外的清爽,
酥脆豐腴的外皮,綿密細緻的內餡,
一口咬下就散發出迷人香氣,微微甜鹹的滋味讓人欲罷不能!
「宜德和志」喜餅的外包裝也重新設計得加活潑,
左邊是傳統舊版漢餅包裝,右邊則是現代感十足,展現俏麗待嫁心情。
更有現代縮小餅類的包裝,
一盒裡面可以放4顆餅,還能貼上腰封,相當精緻,
周揚志還推薦店裡道地台式口味的和生餅,
手工擀皮裹著烏豆沙、棗泥、鳳梨內餡,鬆軟溫潤,
自己吃或送禮都很讚喔!
「宜德和志」現代版喜餅,還可以讓新人自己動手包裝自己的喜餅,
以這張特製的包裝紙,包好縮小版喜餅後,
用麻繩將包裝紙固定好,然後在紙張上蓋好自己想要的字樣,
就成為最潮最文青的喜餅啦!超可愛又超幽默的文詞,逗得大家笑呵呵!
以70年不變的糕餅好味吸引日本觀光客的青睞,
下回來永康街潮州街一帶遊逛,還要再品嚐這讓人難忘的傳統美味!
【宜德和志】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潮州街149號
電話:02 2394 9889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yearscake/
【德利泰】現代化中藥溯源耕耘者
「德利泰」位於大稻埕甘谷街的總公司,其實離迪化街非常近,
以「原相工法」致力保存天然中藥材的原貌和功效,
是家從藥材種植、製造加工、進出口批發,一條龍經營的專業中藥大盤商。
改造之前的「德利泰」,
店外門面、店內陳設,就是一般公司辦公室的樣貌。
改造之後的「德利泰」,在「台北造起來」店家再造計畫的輔導之下,
搖身一變成為「德利泰」中藥材互動體驗館,
整體空間舒適亮麗,讓人在店門口就好想進去一探究竟!
還陸續規劃中醫養生講座、中藥材知識闖關遊戲、藥膳品嚐體驗等等活動,
期許讓大家了解如何選購好藥材,拉近了中藥與大家的距離!
牆面上有著「德利泰」的介紹和歷史老照片,
老闆陳清紐先生在1991年,即與同業由香港赴大陸,
考察中藥的來源及交易模式,
為了讓消費者買到品質有保障的中藥,持續努力了30年!
在1993年於廣西成立的飲片加工廠的時期,
連用來炮製藥材的山泉水,都仔細進行水質探測,
後來為了確保中藥藥材的安全與品質,
更研發獨家的金屬過濾機制,排除雜質、進行農藥殘留檢驗,
獨創的「原相工法」,從種植到加工,竭力保留中藥材原有天然樣貌,
每年光是檢驗費就高達數十萬!
入門水池裡面的水生植物,有些可是中藥藥材喔!
這個櫥櫃區,展示昔日製作中藥的各種老工具。
這片牆面說明了中藥「原相工法」的流程。
這個區塊,展示著中藥原本的原型,以及切割成塊片後的樣子。
還有許多組藥材辨識教學,
黃耆VS紅耆、山藥VS木薯、韭菜子VS蔥子等等,
別再傻傻分不清,買錯吃錯藥囉!
抓藥包藥體驗區,
自己拿小秤子,秤藥、包藥,最後會包成小錦囊帶回家,
紅眼族、久坐族、路怒族,
都能找到自己適合的中藥來調理身體!
藥籤文化區,
可以抽支靈籤,來了解現在的健康狀況,調養當下的身心靈!
「德利泰」的鎮店之寶之一—龜板,
這一味中藥,據說有滋陰潛陽、益腎健骨的作用,
不過在Carrie眼裡看起來,只連想到清代劉鶚《鐵雲藏龜》的典故,
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老殘遊記》的作者劉鶚,
他的好友王懿榮生病,買回中藥來治病,劉鶚關注他吃了什麼藥,
驚奇地發現龜板上有影綽契刻的東西,形狀奇怪,好似天書,
因此而發現了甲骨文,更著成第一本研究甲骨文專書《鐵雲藏龜》!
還有,台灣一年進口作為中藥材的龜板高達230公噸,
換算成隻數,應有上百萬隻,會造成龜龜們的浩劫,
其實藥材所需的膠質,豬骨、牛骨就可以替代,
為了保護亞洲絕大多數的淡水龜鼈,還是少吃龜板喔!
下回來迪化街、甘谷街一帶,記得到「德利泰」喝一杯養生茶!
【德利泰】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甘谷街26號1樓
電話:02 2558 2918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derleetai/
【小王煮瓜】庶民版的酒家菜 吃過的人都誇
「小王煮瓜」於2019年獲選了米其林必比登推薦街頭小吃,
老店有著響噹噹的名號,之前Carrie來華西街就想吃這一味,
但當天因為排隊人潮過多而向隅,
此次前來,終於吃到魂牽夢縈的「清湯瓜仔肉」,
還有超級鮮香入味的新品—野生醬燒秋刀魚,真是太令人感動啦!
改造之前的「小王煮瓜」,原名「小王清湯瓜仔肉」,
店名過於冗長,店面陳舊樸素,還飽受漏水之苦。
改造之後的「小王煮瓜」,不但有了響亮的新命名,
重新裝修後,變成古意中帶些文青風格,裡裡外外都煥然一新,
不但用餐環境寬敞舒適,更升格成為華西街美拍地標!
店門口有隱藏版的拍照打卡點,
呈現古早攤商風情的三輪車,
不愧是IG網美打卡熱點,華西街首家美拍型店啦!
店內一隅重現了圓桌式的辦桌場景,
是為了向總舖師阿公致意,時時記得清湯瓜仔肉的源起!
話說大家都叫他小王的第一代小王王明雄,
他的老爸曾經當過總舖師,在華西街賣日本料理,
西元1975年,王明雄退伍之後,為了不搶爸爸的生意,
在爸爸的攤位旁另開一攤,賣起了獨創的清湯瓜仔肉,
小王之所以會發明清湯瓜仔肉,靈感來自他當過總舖師的老爸,
台灣傳統辦桌菜、酒家菜經典,有一道壓軸的瓜仔雞湯,
但老爸總說,雞肉帶骨,小孩子不方便吃,
小王於是將雞肉換成了豬肉羹,沒有骨頭,老人小孩都能安心吃,
更保存了瓜仔雞湯專用老牌醬瓜罐頭「日光花瓜」來調製湯底!
現在的老闆王捷生,是小王的兒子,在10年前開始返家接棒,
繼承了從第一代小王時期的好手藝,
一樣的日光花瓜、一樣是手工豬肉切丁,
食材、製程、口味都是照步來,
醃肉、滷肉等關鍵步驟,都是親力親為,
就是要守住老爸傳下的好味道!
「小王煮瓜」的菜單,
招牌推薦有香菇魯肉飯、清湯瓜仔肉、滷白菜、豆腐,
還有超級鮮香入味的新品—野生醬燒秋刀魚!
清湯瓜仔肉,
這碗湯就是這家店的招牌,
湯頭正是以老牌醬瓜罐頭「日光花瓜」來調製湯底,
運用獨家調配的食材比例,熬煮6小時的大骨湯底,
來兌上罐頭醬瓜汁,以多年練就的功夫,煨出最適當的美味!
肉羹則是選用豬後腿肉製成,大塊厚實,
在熱滾滾的鍋前以人工現捏現煮,超級新鮮!
「清湯瓜仔肉」在入口前,灑點老牌黑胡椒,是內行人的吃法,
褐色湯頭喝起來非常甘甜,不會死鹹,還帶點胡椒味,
肉羹咬嚼起來,口感Q彈,滋味深邃,
庶民版的酒家菜,果然名不虛傳!
魯肉飯,
白米飯上面覆蓋著滿滿滷到香透的魯肉及香菇,
看起來如黑金油亮亮,魯肉膠質很足夠,吃起來超香。
還有野生醬燒秋刀魚,用小火煨滷得連骨頭都酥了,
整隻魚咬下去都入口即化,鮮甜又健康,榮登Carrie最愛新品!
【小王煮瓜】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華西街17之4號
電話:02 2370 7118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wangs.broth/
【兩喜號】一碗兩喜,百年獨味
艋舺超人氣庶民美食,艋舺百年魷魚羹「兩喜號」,
源起自西元1921年,艋舺龍山寺消防隊邊,
18歲少年陳兩喜,挑著扁擔叫賣魷魚,至今已經傳承到第四代了!
來萬華品嚐美食的饕客,必定會來這裡吃上一碗,
「兩喜號」可說是萬華美食代名詞!
改造之前的「兩喜號」,
店面傳統老舊,沒仔細看還常常走過錯過。
改造之後的「兩喜號」,
不但門面攤車煥然一新,兩層樓建築外牆亮眼,
內部裝潢更呈現出店家四代在艋舺演進的歷史,
成為歐美觀光客打卡新景點!
「兩喜號」第四代老闆陳輿安,
他放棄了原本想任職搖滾樂界的夢想,從舞台轉戰廚房,
為了傳承家裡百年的好味道,
與家人溝通後,
帶領著兩喜號總店參加「台北造起來」店家再造計畫,
重新訴說百年老歷史與創造新故事。
1F的牆面,有好幾幅非常有趣的文青看板,
例如這一幅「義氣魷魚羹」:
「你以為你吃的是魷魚羹,其實吃的是艋舺的義氣。」
「兩喜號」的商標,
表達出百年魷魚焿兩喜號,
有爽脆甘香的魷魚條,還有手工捏製的魚丸,
新鮮甜美,一焿兩吃,兩種海味相互提鮮幫襯。
2F的牆面,
有老一代的身影,以及魷魚羹攤的用具呈現。
老艋舺的魷魚焿,還保存了百年的瓷碗,
象徵穿越龍山寺風華百年,依舊是一碗兩喜的傳鮮滋味。
兩喜魷魚羹,
不採用將魷魚切成細條,裹上厚厚魚漿的省成本作法,
堅持沿襲當年阿祖的做法,全部都是手工捏製,
以新鮮魷魚條搭配旗魚丸,煮出一碗令人回味的台灣好羹!
米粉炒,是另一個起家的招牌,
以爆香油蔥酥拌炒,再淋上獨門蒜醬,連米粉都好吃到涮嘴!
加上現炸牛蒡天婦羅、現炸鮮蝦捲,
厲害的百年老味道,必定會傳承至下個一百年吧!
【兩喜號】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245號
電話:02-2336-6887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iangxihao/
【「台北造起來」店家再造計畫】
更多特色店家資訊請至「台北市商業處–我是商Ya人」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cooc/
★歡迎大家加入粉絲團,互相交流吃喝玩樂情報!
您的支持是我發文的動力,請不吝嗇給個讚和推囉~感激^0^
旅人Carrie愛漫遊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carriewu0925travel
★歡迎加入Line@生活圈好文共享,即時獲得世界各地景點美食推薦:https://line.me/R/ti/p/%40dpg9434a
★歡迎追蹤【旅人Carrie愛漫遊】IG:carriewu5120
https://www.instagram.com/carriewu5120/
★歡迎訂閱youtube:https://goo.gl/qd9MV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