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拉越」位於東馬婆羅州,為馬來西亞面積最大的州屬,有「犀鳥之鄉」美名,有豐富的雨林生態、原住民族群人文等資源。砂拉越首任「白人拉惹」詹姆士布魯克 (James Brook) 平定汶萊蘇丹及砂拉越統領之爭後,便於 1841 年開始統治砂拉越,至今,砂拉越仍留存許多布魯克王朝和英國殖民時期的風格建築。砂拉越是生態旅遊的樂園,可以森林探索、岩洞探險、爬山、划獨木舟、騎腳踏車、急湍泛舟、潛水等,這裡也有多個國家公園及野生動物保護區,如毗鄰古晉的巴哥國家公園 (Bako National Park),就是孕育許多婆羅州特有品種花木的溫床。伊班人 (Iban) 是本地最大的原住民族群,他們的祖先為獵人族。其他原住民族群還包括比達友人(Bidayuhs)、馬蘭諾人 (Melanaus) 、居住於上游的烏魯人(Orang Ulu)。可在此體驗當地原住民原味的生活形式:居住在長屋中、參觀原住民製作醃製土產、與原住民一同共舞、參觀婦女用古老紡織機織出的傳統彩布 (Pua)、走入森林探險或在山溪之間休憩。
婆羅洲 馬來西亞 砂拉越(Sarawak)
婆羅洲 馬來西亞 砂拉越(Sarawak),
舊譯砂磱越、砂朥越、砂勞越、砂羅越、砂撈越、沙撈越,簡稱砂或砂邦,
砂拉越又稱作「犀鳥之鄉」(Bumi Kenyalang),
為馬來西亞最大的州,是全馬來西亞聯邦面積最大的行政區域,
也是馬來西亞聯邦在婆羅洲的兩個行政區域之一(另一個為沙巴州)。
首都古晉市是砂拉越的經濟和政治中心,
砂拉越內還有美里、詩巫、民都魯等大大小小的城市分布。
根據2019年的人口估查,砂拉越共有約300萬人口。
地理上,砂拉越位於婆羅洲西北,
東北與沙巴相鄰,並以林夢省把汶萊這一獨立國家隔成兩部分,
南與印尼加里曼丹接壤。
自然景觀特色:
砂拉越全境為熱帶雨林氣候,熱帶雨林密布。
毛律山,海拔2,423公尺,全砂拉越最高點。
拉讓江,婆羅洲最長河流,發源於依蘭山脈,是砂拉越的重要河流,其支流上的巴貢水電站是東南亞的大型水電站之一。
砂拉越是生態旅遊的樂園,
砂拉越擁有多個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保護區,
以洞穴系統而聞名的姆祿山國家公園即是在砂拉越,
人文景觀特色:
擁有27個不同原住民族,活力多元的原住民文化,遠離都市塵囂。
約佔全婆羅洲1/6土地面積的砂拉越,是馬來西亞之一州,
境內與婆羅洲其他各地一樣,散居有許多土著民族,
其語言、文化及風俗習慣各不相同。
據1966年的官方統計,這些土著民族,包括美蘭諾人、伊班人、陸代雅克人、加央人和肯耶人、還有摩律人、克拉畢人以及比南人等等,共計357,700馀人,佔全砂拉越的總人口(863,316人)的百分之四十一以上。
在拉讓江及峇南河的上游內陸,住有加央人(Kayans)和肯耶人(Kenyahs)。他們過去曾是伊班族的死敵,佔有整個砂拉越的內陸巴拉固(Palagus)急流至峇南河的地區。
他們可能是從今日印尼婆羅洲的峇丹加央(Batang Kayan)移入砂拉越的,原本人數眾多而好戰,後來衰弱。
Carrie感覺砂拉越詩巫等地有很多原住民部落,是當地旅遊的亮點,
期盼有機會再前往砂拉越更加深度探索當地原住民文化!
詩巫地理與歷史
- 詩巫位於馬來西亞-東馬的砂拉越州(Sarawak),距離南中國海約130公里。
- 詩巫坐落在拉讓江(RAJANG River)與伊甘河(Igan River)的交匯處。
- 詩巫是砂拉越拉讓江畔的最大城市,砂拉越的第3大城市,拉讓盆地的商業中心與最大港口,也是砂拉越中心點。
- 詩巫的人口主要由華人,伊班人,馬來人和馬蘭諾人組成。
- 詩巫是馬來西亞福州移民最多的地方,因此被稱為「新福州」、「小福州」,又因到處可以看到白天鵝的雕塑,也被稱為「天鵝城」。
在馬來西亞有一個特色就是看什麼人講什麼話,
看到皮膚很黑的講英文(可能是印度人),
看皮膚深咖啡色的講馬來文+英文(可能是馬來人或原住民),
看到長的跟我們一樣的黃皮膚就說英文+中文!
例如:2023年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得主張貴興就是來自於婆羅洲,
張貴興(Chang Kuei Hsing,1956年6月21日—),
旅臺馬華作家,為旅臺婆羅洲華文文學的代表人物,
祖籍廣東龍川,生於英屬砂拉越美里省羅東,
14歲在《美里日報》上發表第一篇小說作品。
1976年赴臺求學,1980年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
1982年入籍中華民國。曾任臺北市成淵高中英文教師,2016年退休。
張貴興的著名作品《賽蓮之歌》、《群象》、《猴杯》、《野豬渡河》和《鱷眼晨曦》等皆以婆羅洲雨林作為舞台,表達出華人的離散經驗,展現華文特有的熱帶書寫。
沈可尚計畫改編《賽蓮之歌》為電影。
詩巫簡史:
西元1850年左右,詩巫是一個馬蘭諾人(Melanau)所居住的小村莊,1百多年前的詩巫還是蠻荒之地。
後來,英國人在砂拉越開墾殖民地,
處於拉讓江中游的詩巫,變成通往內陸的轉運站,經濟活動便開始發展;
華人社會也因為來自福建、廣州的商人將詩巫變成重要的木材集散地而發展。
詩巫這個地方的主要經濟命脈就是伐木業,
砂拉越有全世界最古老的原始森林,即擁有2億年歷史的熱帶雨林,
曾經在一年內發現100多種的生物新品種,非常珍貴的大自然寶藏,
詩巫無論什麼行業都靠伐木業,
如果原木跌價,就會嚴重衝擊詩巫各行各業的狀況,
近年環保意識抬頭,已經促使各大公司開始重植森林。
1900年,中國人黃乃裳對詩巫墾殖貢獻良多,華人在此地逐漸發展並壯大起來。
閩清舉人黃乃裳,在大清參與戊戌維新失敗,因叛亂國家只好外逃,帶著親人來到當時還屬於英國殖民地的砂拉越,在拉讓江河邊建了「亞答厝」(草房)。
之後,黃乃裳回到中國在閩清、古田、閩侯、屏南等地招集了一千多個墾民,開始了艱苦的大規模墾荒活動。
黃乃裳憑著個人的智慧、毅力和努力,將詩巫發展起來,不斷吸引大批來自中國的墾民來到詩巫。
如今,詩巫是砂拉越重要的城市之一,詩巫的「乃裳街」就是後人為紀念黃乃裳對詩巫的貢獻而命名,同時還設立了乃裳中學,並立了黃乃裳塑像。
詩巫的旅遊景點相當集中,旅人可步行參觀有歷史和文化價值的旅遊景點,
這個城鎮雖然不大,也不像砂拉越首府古晉(Kuching)是個旅遊一線城市,
但度假氣氛是更加悠閒放鬆,街市生活則是活潑蓬勃,
而Carrie最欣賞的則是此地人情味非常濃厚,80%華人人口,感覺遇見的都是老鄉,
他們得知Carrie從台灣來,都很樂意分享旅遊情報,態度是友善、樸實的,
詩巫人友善、親切、充滿人情味,詩巫帶給人的感覺更輕鬆自在,
雖然詩巫人很樸實,但詩巫的百萬富翁比其它城市還要多喔!
福州移民早期開墾種植雜糧、番薯,
後來改種植橡膠、買賣木材,經濟突飛猛進,
福州人的美食代表:光餅、鼎邊糊、福州魚丸,這些在詩巫都有,
不過詩巫的是進化版,加入在地元素,吃起來更加豐富,
在福州原鄉、馬祖、台灣都吃不到,可說是詩巫化的福州美食,
超多美食小吃,立刻就收服了小恩恩的胃和心!
詩巫(Sibu)是個以華人為主的城市,福州人特多,到處都可聽到福州話,
馬來西亞華人至少會3種語言-馬來文、英文、中文,
所以來這裡親子旅行沒有語言障礙!
如何前往馬來西亞詩巫?
「汶萊皇家航空 (Royal Brunei Airlines)」汶萊直飛詩巫,
從汶萊斯里巴加灣 (BWN) 飛往馬來西亞詩巫 (SBW),
每週 6 個航班,飛行時間:1 小時10 分鐘。
★簽證 馬來西亞-入境須知
持中華民國護照去馬來西亞免簽喔!讚!
台灣人去馬來西亞是可以玩30 天免簽證的喔!
自2023年12月1日起,所有經陸、海、空運入境馬來西亞的旅客們,須於出發前3天完成線上電子入境卡MALAYSIA DIGITAL ARRIVAL CARD (MDAC)填寫
網址: https://imigresen-online.imi.gov.my/mdac/main?registerMain
★交通
Grab App叫車服務,
記得出國前先下載安裝好,將手機驗證程序完成,
這樣到國外才能順利使用,因為在國外可能沒辦法收簡訊認證碼。
最好每位旅伴都下載,可以互傳優惠碼。
★電壓和插頭
馬來西亞電壓230V,和汶萊一樣,
記得帶轉接插頭,插頭形狀是英標插座類型的三根方形插頭。
★貨幣
當地貨幣是馬來西亞林吉特(MYR)。ATM 隨處可見,大多數地方都接受信用卡。
★購物
三洋大廈(Wisma Sanyan)裡面有大型超市和購物商城,
「Sibu Heritage Handicraft」這家位於詩巫文化遺產中心旁的紀念品店,
「Tuai Rumah sijah Enterprise」紀念品店,詩巫物價約台灣的七成,很好買。
詩巫 行程安排及推薦飯店
【馬來西亞 詩巫 2天2夜 親子微旅行】
★每日行程:
Day 1
搭乘汶萊航空飛往馬來西亞詩巫→RH Hotel旁在地小吃早餐→詩巫永安亭大伯公廟(Tua Pek Kong Temple) →詩巫中央市場(Sibu Center Market) →三洋大廈(Wisma Sanyan)→詩巫夜市(Sibu Night Market)→詩巫打鐵街新春市集(Chinese New Year Arcade at Jalan Tukang Besi 2020)
住宿:RH Hotel Sibu詩巫飯店
Day 2 2020/01/19(日)
詩巫文化遺產中心(Sibu Heritage Center)→陳記茶餐廳→詩巫拉讓江濱公園(Sibu Rajang Espalanade)吃海鮮
住宿:RH Hotel Sibu詩巫飯店
Day 3 2020/01/20(一)
搭乘汶萊航空從馬來西亞返回汶萊
詩巫之最
- 大馬最長的河流:拉讓江(RAJANG RIVER)
拉讓江是馬來西亞第1長河流,全長約563公里,拉讓江又名鵝江,沿途可乘船經過詩巫、加帛、美拉牙等城市,兩岸為熱帶雨林,還有當地居民的特色長屋。 - 東南亞最大室內菜市場:詩巫中央市場(Central Market)
中央市場是目前砂拉越最大及人潮最多的市集,
結合了傳統市場和林曼岸土著市場,環境清潔衛生,
可看到伊班人賣本地水果、森林產品、手工藝品,
華裔肉販則是用舊報紙將生雞生鴨包成圓管狀販售,非常有特色!
3.馬來西亞最大寺廟:玉龍山天恩寺(Jade Dragon Temple)
玉龍山天恩寺位於馬來西亞砂拉越詩巫民都魯路26公里處,
是一座集佛教、道教、儒教於一體的華人寺廟,
宏偉建築和細致室內設計非常吸引攝影愛好者,
是馬來西亞最大的寺廟,擁有全東南亞最大的寺廟建築群,被譽為東南亞最美廟宇。
4.馬來西亞擁有最多教堂的地方:
在大馬其他地方基本上最多的是伊斯蘭教清真寺,
但詩巫卻是全馬最多基督教堂的地方。
詩巫多元共生的特色
詩巫,有著色彩繽紛的信仰文化,也有歷史悠久或具特色的建築設施。
從文化的層面來看,詩巫是個極為特殊的地方,
除了不同族群會互相融入彼此的日常生活,如一同用餐,一同娛樂,
多元宗教也能以一種坦誠、開通、尊重的心態,互相看待對方的信仰,
甚至並不介意出席不同信仰者的慶典,
各大宗教的交流會及佳節期間,不同宗教者會互相上門賀節,
吃清真食物的穆斯林可以和吃豬肉的華人在同一個空間用餐,
這在西馬是不可能的事情,詩巫是人情味異常濃厚的地方。
詩巫有古老的大伯公廟、
東南亞最大的儒釋道廟宇玉龍山天恩寺、
有超過百年歷史的天主教聖心主教座堂、衛理福源堂、
富有道教特色的鳳凰山二霸王公廟、同樂社探花府廟等,
詩巫是個宗教氛圍相當濃厚的地方。
詩巫基督徒人口冠東南亞,教堂數目更為全國之最,
約有60多座教堂,
詩巫信仰基督教的人口密度不僅全國最高,
教堂數目依人口比例而言是全國乃至東南亞之冠,這也是詩巫特色,
坐落在南蘭律的天主教聖心堂擁有近120年的歷史,而該堂於1985年重新裝修後,於當年的7月30日舉行祝聖落成典禮,也升為主教座堂。
詩巫自1902年,富雅各牧師帶入了基督教衛理公會,
發展至今,絕大多數詩巫華人特別是福州人與興化人信奉基督教衛理公會,
全城教堂林立,目前單單衛理公會教堂就有幾十座,是全國衛理公會最多的城鎮。
除了衛理公會和天主教之外,
其他教會宗派如聖公會、BEM福音教會也為數不少。
其他少數基督教宗派如豐收教會、浸信會、靈糧堂、長老會、路德會、希望教會等在詩巫都有設堂。
所有教會宗派的教堂總數約60座,
除了華族以外,伊班人也絕大多數信奉基督教,
詩巫信仰基督教的人口密度為全國最高,
基督教堂,天主教堂,伊斯蘭教堂,佛廟,神廟、印度教,各自精彩。
詩巫的佛廟有世界等級的廟宇,
詩巫玉龍山天恩寺,是全馬,也相信是東亞南最大的四合一教元廟宇,
詩巫永安亭大伯公廟卻是擁有百年歷史的古廟,依拉讓江而立,
由古到今享有鼎盛的威名,
它也是世界大伯公節的發源地,更是詩巫發展歷史的活遺產,也是見證者,
目前它成為外地旅客必定走訪的旅遊景點之一。
詩巫德聖路的鳳凰山二霸王公廟,是馬來西亞鬥母宮九皇大帝總會屬下之一聖宮,該廟也在2009年也受委為第13任(2010年)掌璽聖宮,為期1年。該2012年7月19日舉行眾神開光大典,新開光的43尊金身於當天入新殿,2016年4月10日新廟落成典禮。
由於它是馬來西亞鬥母宮九皇大帝總會屬下之一聖宮,
所以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慶祝二霸王公千秋聖誕時,善男信女絡繹不絕,
包括來自西馬的其他聖宮的外賓代表,也聚集在詩巫朝聖,
除了宣揚宗教教義外,宣揚間也推動經濟價值效應,
促成宗教旅遊事業,宣揚詩巫福州城。
最古老清真寺坐落詩巫市中心,
穆斯林的伊斯蘭教堂,在詩巫市中心就有2座,
最古老的清真寺則是詩巫阿爾卡迪姆清真寺(Masjid Al-Qadim)目前在進行提昇工程,
詩巫最大的清真寺是安努爾清真寺(Masjid An-Nur)可容納4000人,教堂的一角有馬來英雄墓地,那是著名的英殖時代抗英的歷史人物。
伊斯蘭教,在詩巫的穆斯林主要來自馬來人社群,
除了馬來人外,不少馬蘭諾人也信奉伊斯蘭教。
這裡濃厚的多元信仰色彩,有著特色或悠久歷史的的宗教設施,
大家都呈獻著百花齊放的一片和諧,
是值得國內外旅客前來探索的人間天堂勝地!
詩巫美食
馬來西亞詩巫(Sibu),是東馬沙拉越(Sarawak)的美食之都,
詩巫的美食非常多,匯聚了中華、馬來等地美食,呈現多元共生的好滋味!
乾盤麵/干盤面/乾伴麵/福州乾麵(Kampua)
「乾盤麵」是最有名的古早味,口味很單純道地,
這裡用的麵條是雞蛋麵,Q彈麵條愈嚼愈有滋味,
是詩巫人重要的早餐或宵夜!
一道來自砂拉越詩巫的麵食,最初由早期從中國福州遷徙至詩巫的移民引入。這些移民生活貧困,需要一道便宜、填飽肚子又容易製作的食物,
於是他們開始製作這道來自福州的乾拌麵,
將自製的麵條與豬油、蔥和調味料混合,形成了干盤面。
麵條由小麥粉、雞蛋、鹽和水製成,
煮熟後與香脆的豬油、醬汁和調味料拌勻,
通常加入薄切的紅燒豬肉片和裝飾。
如今,干盤面已經演變出多種口味,包括傳統、濃郁的黑色和微辣的紅色。
光餅(Kompia)
光餅源自中國福建省福州市,
傳入馬來西亞有福州族群的詩巫,因而被親切地稱為「福州百吉餅」,
詩巫光餅就是馬祖也吃得到的「繼光餅」,也是馬祖非常有名的特產,
傳說為明朝將軍戚繼光所發明,在剿滅倭寇期間,
如果軍隊生火煮飯產生炊煙,會被倭寇偵察到軍隊行蹤,那這樣就很危險,
所以製作這款圓型燒餅,讓士兵以繩串起掛於胸前,當作行軍乾糧,
「光餅」由福州人帶到東馬,有點硬度嚼勁,還能夾肉等內餡!
光餅中央有一個細洞,詩巫人早年會用繩子把光餅串成一串,掛在拉讓江畔賣。
最初的光餅質地堅硬,適合長途旅行,
而在馬來西亞的光餅則更柔軟可口,
麵團由小麥粉、小蘇打、酵母、鹽、水混合製作,
發酵兩小時後,製成小麵團,擀平並在中間插入棍子形成小洞,
然後在木炭熱烤爐中烘烤完成。
光餅是馬祖的特產,馬祖當地會從中剖開夾蚵蛋吃,
在詩巫,光餅通常搭配燉豬肉餡,還有光餅漢堡、炒光餅、咖喱光餅等創新變種。
光餅的吃法很多樣化:素光餅、烤光餅、炸光餅、湯光餅、炒光餅、馬來雞肉光餅。
詩巫八珍湯
八珍湯是詩巫著名的中草藥膳湯之一,由兩個湯的配方組成,四君子湯和四物湯。四君子湯的成分包括黨參、白朮、茯苓和甘草。而四物湯的成分則包括熟地、白芍、當歸和川芎。這八種中草藥組合在一起成為八珍湯,傳統上有助於滋養氣血,健脾胃,緩解疲勞。八珍湯應該成分均勻,藥材足夠,才能確保口味正宗。當搭配福州長壽麵一起烹製,就成了一道美味的菜餚。八珍湯的藥材通常可以在詩巫市的傳統中藥店如保元行和周福春購買得到。
砂拉越千層糕(Kek Lapis Sarawak)
一款流行的分層蛋糕,尤其在砂拉越的節慶期間備受歡迎。它以其令人驚嘆的多彩層次和五光十色的設計而著稱,儘管有些砂拉越千層糕也是由普通的水平層製成的。這款甜點相對較新,是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由印尼貝塔維人引入的,他們帶來了他們自己的印度尼西亞荷蘭融合蛋糕。隨後,砂拉越人加入了新的成分、風味和顏色,形成了現在的砂拉越千層糕。製作這款蛋糕需要複雜的過程,包括烘烤薄層麵糊、精心排列層次和設計,最終切割和重新組裝,呈現出令人驚嘆的多彩效果。儘管成本較高,但砂拉越千層糕因其外觀和美味而備受砂拉越當地居民和遊客喜愛,現在已經成為各種慶祝活動的常客。在詩巫中央市場也非常容易找得到。
竹筒雞(Manok Pansoh)
伊班語為「Manok Pansoh」,是砂拉越達雅社區(伊班族、比達友族和烏魯族)的標誌性美食。這道傳統美食的製備方法獨特,將雞肉與洋蔥、姜、香茅、大蒜、火炬姜花和高良姜等香料混合醃製後,裝入新鮮切下的竹筒中,用木薯葉密封,然後在明火旁緩慢烘烤。這個過程無需添加油或水,而是依靠雞肉的天然汁液,使其成為一道獨具風味的美食。以前在達雅豐收節期間才遇得到竹筒雞。然而,這道美味的菜餚越來越受歡迎,現在可以在餐廳菜單上找到,不僅在長屋拜訪時品嘗,甚至還可以在聖誕節開放日享用。
炸香蕉
「阿和牛肉麵雞飯茶餐室」,就在三洋大廈旁邊,
華人老闆非常熱情,知道我們是台灣來的,
立刻招待用當地大香蕉油炸的炸香蕉。
黑色牛肉-仁當牛肉 Beef Rendang,是馬來人結婚會請客人吃的料理。
福州麵線、福州炒煮
鼎邊糊
鼎邊糊源自砂拉越詩巫市的一道獨特湯麵食品,其名字直譯為「鍋邊糊」。
這一美食有著悠久的歷史,起源於早期福州移民在詩巫市的定居。這道菜的核心食材是由液態米粉糊製成的扁平麵條片,製作過程中,液體糊被倒在熱鍋邊,迅速凝固成薄薄的麵團,然後被熟練的廚師刮入沸騰的湯中,形成了鼎邊糊獨特的麵條。湯的製作是一門藝術,通常以美味的豬肉和墨魚為底,再加入福州魚丸、鳳尾魚、黑木耳、大蒜、姜、胡椒和魚露等配料,獨特之處在於巧妙地使用了砂拉越白胡椒等當地食材。雖然因其專業工具和技術要求,鼎邊糊並不常見於家庭廚房,但您仍然可以在砂拉越,尤其是詩巫市的一些餐館找到這道美食。
- 大頭蝦麵:新興美食,為「明光餐廳」發明,位於詩巫銀行路,據說是詩巫最早的一間老咖啡店,一碗RM40,濃郁的湯頭,新鮮的龍蝦,是許多旅客來詩巫必朝聖的美食。但隨著蝦麵盛行,在詩巫已經有多個地方都可以嚐到類似的蝦麵了。
什湯(魚丸湯)、板麵(乾拌寬麵)、雲吞:「Q霸(巴生)瓦煲肉骨茶」吃當地人的「乾盤麵(福州乾麵)」+什湯(魚丸湯)+板麵(乾拌寬麵)+雲吞,這裡用的麵條是雞蛋麵,品嚐得到傳統古早味,滿滿一桌只要16 RM,折合台幣128元,物價只有台灣的一半,就吃得飽嘟嘟!
重點是詩巫的小吃消費比台灣低,紀念品買起來也覺得價格OK,親子旅行在詩巫,可以盡量吃,盡情買,不擔心傷荷包喔!
安亭大伯公廟(Tua Pek Kong Temple)
永安亭大伯公廟位於拉讓江畔,約在19世紀中葉興建,
是詩巫華人民間信仰中心,見證了詩巫發展的歷史軌跡,是詩巫城市地標,
最神奇的事蹟之一,是在1928年3月8日,
詩巫嚴重大火,全市幾乎燒盡,唯獨大伯公廟和周圍數棟商店完好無損。
主殿的主神有福德正神大伯公、玄天上帝、註生娘娘、泰山冥王、虎爺,
後殿有觀音菩薩,
這裡的中華文化氣氛蠻濃厚的,壁畫、裝飾都是中國傳統元素,
特別現在正值華人農曆年即將到來,掛滿了大紅燈籠,
晚上點燈後,夜景特別好看!
◎永安亭大伯公廟
地址:Temple Street, 96000 Sibu, Sarawak, Malaysia. 6084-312005.
電話:+60 84-318 005
https://goo.gl/maps/5ZvRe2T95L5LjDUi6
詩巫中央市場(Sibu Center Market)
詩巫中央市場是東南亞最大的室內市場,據說有1100多個攤位
設有1、2樓,想逛透的話得安排2~3小時才夠,
不論是生食、熟食,想得到的,想不到的,通通都有賣,
當地的特色蔬菜、水果、糕點等等,讓人都想買來嚐嚐看,
Carrie推薦大家一定要吃的水果是紅毛丹,
紅毛丹和龍眼、荔枝,都是無患子科的果樹,
拉丁文學名Nephelium lappaceum,是1767年由知名植物學家林奈所命名,
lappaceum意指「毛刺狀」,形容它的果皮有許多硬毛。
紅毛丹有3個變種:紅毛丹承名變種、韶子、黃毛丹,
紅毛丹承名變種,僅產於泰國、馬來半島、蘇門答臘與婆羅洲,
韶子,廣泛分布在華南與東南亞,變種名var. pallens意思是蒼白的,與紅毛丹的區別在於葉背有毛而泛白,
黃毛丹,原產於婆羅洲,果皮為黃色,變種名var. xanthioides便是果實黃色之意。
最令人嘖嘖稱奇的是用舊報紙將活雞活鴨包成圓管狀販售!
小恩恩第一次在市場裡看到活雞販售,興起憐憫的心,直說雞鴨好可憐,
Carrie就機會教育,告訴他要愛惜生命,珍惜糧食,少吃肉多吃素!
三洋大廈(Wisma Sanyan)
三洋大廈是號稱砂拉越最高大樓,有27層,
裡面有大型超市和百貨商城,想購物的可以去逛逛。
◎三洋大廈
地址:1, Jalan Sanyan, Pekan Sibu, 96000 Sibu, Sarawak, 馬來西亞
電話:+60 84-349 772
營業時間:周一到周日10:00〜22:00
詩巫夜市(Sibu Night Market)
詩巫夜市的特點就是燒烤攤非常多,煙霧瀰漫,味道濃重。
也有賣很多的生活雜物。
夜市超人氣攤販,是這攤現做甜點「半個月亮」,
其實就是台灣的「免煎嗲」、「板煎嗲」,
「免煎嗲」的原名叫做「曼煎粿」,源自於「中國福建」,
據傳是左宗棠為方便士兵作戰時方便攜帶食用,
採用福建盛產的花生、蔗糖,以大鐵鍋煎成的麵糊餅,
這種煎餅後來流傳到南方,再由福建人傳到世界各地,
香港、馬來西亞、印尼都看得到它的蹤跡,
「半個月亮」裡面包了牛油和花生醬,
煎好以後會對折成半圓形或是三角形,生意好到要排隊20分鐘才買得到。
夜市的消費非常便宜,燒烤1 RM,蚵嗲2 RM,叉燒芋餅2 RM,
包子2 RM,飲料2 RM,晚餐吃了一堆美食只花了15 RM。
◎詩巫夜市
地址:Jalan Market, Pekan Sibu, 96000 Sibu, Sarawak, 馬來西亞
+60 84-333 411
https://goo.gl/maps/YWWyKkLhNZHT5ayF8
詩巫打鐵街新春市集(Chinese New Year Arcade at Jalan Tukang Besi 2020)
詩巫打鐵街新春市集是因應中國農曆春節快到了,
馬來西亞的華人都有辦年貨的採購活動,
於是就將打鐵街封起來營造成像台北迪化街的年貨大街,十分熱鬧,
第1晚是邀請歌手現場演唱,開放給大家點歌,
Carrie去點了歌也和歌手們合照。
第2晚是排起了好多彈簧床,健身教練現場帶動,
感覺玩很大,比台灣的夜市還嗨啊!
詩巫文化遺產中心(Sibu Heritage Center)
詩巫文化遺產中心(Sibu Heritage Centre),位於敦阿邦哈芝歐平路、昔日的詩巫市政委員會大樓內,
展示中部地區各族的豐富文化遺產,有豐富的收藏,
包括大量的古董文物、手工藝品、老照片、各個民族的文化藝品,
展覽重點在於:
詩巫的早期起源、詩巫的開發史、華人移民拉浪盆地的歷史變遷、最早到來的民族部落、拉讓各種不同民族的文化呈現。
遺產中心有時會增加新的展覽品,以增加多樣性,並維持博物館的最新狀態。
裡面禁止拍照,所以只能以文字描述。
詩巫得名的由來,是因為古時候此地盛產紅毛丹Sibau,所以此地就稱為Sibu,
原來這個地方的名稱是來源於水果,不知道世界上還有哪個地方也是這樣命名的呢?
重要展覽品:
1.伊班長屋
伊班長屋裡懸掛著真正的頭骨,反映出部落戰士過去在海上航行的梅拉努斯的工具和馬來文化的早期跡象,這是必看的重點。
2.中國瓷器和陶土花瓶收藏
顯示中國人與帝國時代的關係,華人與婆羅洲最明顯的聯繫,早期華人開拓史。早期許多華人從福州移民來此開墾,故福州人為數眾多,也有客家、廣東人等,這些華人將飲食及生活模式也帶進南洋,並與當地的民族交融,形成了獨特的文化,而文化、信仰,語言則是維持與聯繫華人社群主要的臍帶。
- 世界各地的滑行動物、婆羅洲心臟地帶的動物
例如月鼠,犀牛犀鳥,甚至是巨大的猩猩。
◎詩巫文化遺產中心(Sibu Heritage Centre)
地址:18 2, Jalan Central, Pekan Sibu, 96000 Sibu, Sarawak, 馬來西亞
電話:+60 19-868 4139 +6084 331315
傳真:+6084 316200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09:00~17:00,入館免費,可乘搭Grab前往
詩巫旅遊服務中心
詩巫文化遺產中心隔壁是詩巫旅遊服務中心,今天是週日,沒有上班。
詩巫文化遺產中心旁紀念品店
再隔壁是一家紀念品店,
裡面販賣非常多傳統服飾、改良服飾、T恤、各種手工藝品,裡面貨色齊全,非常好買!
老闆居然也是一位華人,非常熱情的播放當地原住民音樂給我們聽,
還說有台灣去的布農族牧師,已經兩代都在此地傳教,
很可惜我們待的時間不夠,
否則他要介紹這位牧師讓我們認識,或可安排我們去原住民部落參觀。
現場正巧遇到有旅遊節目來拍片,可見這家店的商品和收藏非常有代表性。
旅遊節目主持人戴上加央族 Kayan的頭飾,
加央族居住在拉讓江及峇南河的上游內陸,原本人數眾多而好戰,後來衰弱。
砂拉越Sarawak 有很多不同的原住民,Kayan 只是上遊民族的其中一群。
詩巫文化遺產中心旁紀念品店:
長洋裝RM68
短洋裝RM50
T恤3件RM32+RM36+RM39
木雕鱷魚 RM18
總共RM243,老闆自動算RM240,買得很開心!
★陳記茶餐廳
午餐原本要去很有名的「中華路光餅」,看Google顯示有開店,
不料Grab搭車過去之後居然沒開!
所以建議大家去每家餐廳之前先電話聯絡一下,以免向隅。
後來改吃酒店對面的陳記茶餐廳,檔次比較高,非常好吃。
◎陳記茶餐廳
地址:85, Jln Kampung Nyabor, Pekan Sibu, 96000 Sibu, Sarawak, 馬來西亞
https://goo.gl/maps/g3CdcchYLabUMDhCA
◎中華路光餅
地址:1A, Lorong Tion Hua 26, Off, Jln Tiong Hua, Pekan Sibu, 96000 Sibu, Sarawak, 馬來西亞
電話:+60 84-324 304
https://goo.gl/maps/KZRAXbTGYnAEQCyW7
★Tuai Rumah sijah Enterprise紀念品店
前往拉讓江濱公園途中,
忽然在路邊發現一家紀念品店「Tuai Rumah sijah Enterprise」,
進去逛一下才知道這家店不簡單,是觀光局有合作的店家,
老闆會很用心介紹店裡面少數民族的藝術品,並分享觀光局的手冊資料,
還有歌手正在演奏傳統樂器,
老闆說他們樂團曾經被台灣單位受邀來台演出,
卻因為檔期太滿還沒機會前來,
小老闆的中文書法超厲害,可見詩巫很重視中華文化傳統。
◎Tuai Rumah sijah Enterprise
地址:No 32 Cross Road 96000 Sibu, Sarawak, Malaysia
電話:0198486968
★詩巫拉讓江濱公園(Sibu Rajang Espalanade)
詩巫拉讓江濱公園就在綿延超過1,600公里的巨大拉讓江旁,
這一帶有搭船的碼頭,渡輪、快艇、小型船、遠洋船等等,
詩巫算是內陸城市,古來以伐木為主業,大江航運非常重要,
感覺從這裡搭船,從木膠的沿海小鎮到拉讓河的上游,
沿途停靠各個城鎮,超過600公里的壯遊,不知道有沒有人嚐試過?
拉讓江是全馬來西亞最長河流,江濱公園於1988年開幕,隨著詩巫城市發展,江濱公園也經歷整修而換了面貌,增加了小亭子、彎彎小木橋、蓊鬱大樹、供人坐下休息的木凳、兒童遊戲區等等。清爽幽靜的公園和對麵店屋交織成獨有畫面。
江濱公園的附近是中央市場、詩巫之窗、夜市、大伯公廟等景點,都在不遠處.
快艇碼頭
陸路交通隨時日發達,漸少人使用水路,當年人來人往的快艇碼頭總站逐漸沒落
詩巫標誌–天鵝雕像,拉讓江濱公園的天鵝雕像。
拉讓江是全馬來西亞最長河流
拉讓江全長770公里,是馬來西亞最長的河流,
也是連接內陸小鎮及偏遠高原的主要交通要道,
拉讓江水呈現一片澄黃奶茶色,浪潮輕輕波動,一望無際,
拉讓江氣勢浩大,而詩巫則是拉讓江河下游一個重要的集散地。
拉讓江遊船Sibu River Cruise
乘船漫遊詩巫河,是走進詩巫最好的方式,
拉讓江遊船讓遊客遊覽在馬來西亞最長的拉讓江上,
看沿岸的城市建築與對面高樂多島(Pulau Kerto)的紅樹林風光,
吹著涼爽的和風,欣賞最美的夕陽景色,是很棒且安全的詩巫旅遊。
跑船時間:週五、六及日(以及公休日)
時間:5:13–6:15pm / 6:30–7:30pm ,這時段可以看到詩巫美麗的夕陽時光。
每人票價:RM12(砂勞越人)、RM15(馬來西亞人)、RM22(外國人)
網址:https://siburivercruise.wixsite.com
來這裡看拉讓河夕陽也是蠻壯觀蠻美的。
晚餐在公園旁邊的「海濱海鮮餐室」吃海鮮,
這裡有賣巨大的螃蟹、鹿肉野味等等,
Carrie點了鹹酥小白蝦 12RM、酸甜排骨 RM10、蘆筍炒蠔油RM12、
美林清炒 RM6,其中最特別的是美林菜,為當地的一種野菜,
看起來像蕨類植物的嫩莖,老闆特別推薦,值得一試。
晚上一樣住宿RH Hotel Sibu詩巫飯店,
第二天清早搭乘汶萊航空從馬來西亞返回汶萊,Grab叫車載到機場OK。
◎詩巫拉讓江濱公園
地址: 31, Jalan Maju, Pekan Sibu, 96000 Sibu, Sarawak, 馬來西亞
🌳詩巫簡介:
詩巫(Sibu),是馬來西亞砂拉越州第三省省會,位於拉讓河三角洲頂點,離河口112公里。這座城市以其豐富的歷史背景和獨特的文化特色而聞名。詩巫不僅是一個重要的木材集散地,也是福州裔華族和當地土著馬蘭瑙人的家園。
🌳旅遊特色:
- 歷史文化體驗: 詩巫 Sibu Heritage Centre 是了解當地歷史文化的絕佳地點,館內陳列了不同時期的藏品,如服飾和器具等,通過這些展品,人們可以更好地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
🌳2. 自然景觀: 詩巫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遊客可以在這裡體驗到馬來西亞的熱帶雨林和河流之美。拉讓江和伊干江的匯合處提供了獨特的自然景觀,是探險和自然愛好者的理想之地。
🌳3. 美食與購物: 詩巫的美食和購物體驗也是不容錯過的。從地道的馬來西亞美食到各種手工藝品,遊客可以在這裡找到獨特的紀念品和美食體驗。
🌳4. 節慶活動: 詩巫定期舉辦各種文化旅遊節慶活動,如泗縣第四屆鄉村文化旅遊節暨大莊小宋梨花節、泗縣第二屆龍舟民俗文化展演等,這些活動不僅展示了當地的文化特色,也為遊客提供了深入了解當地民俗的機會。
🌲🌲詩巫,一個融合了自然美景、歷史文化和熱情好客的城市,等待著您的探索和發現。無論是尋求文化深度遊,還是想要體驗自然之美,詩巫都能滿足您的期待。🌹🌹🌹🌹
🌲馬來西亞觀光局官網 https://www.promotemalaysia.com.tw/
💖最近搭乘汶萊航空前往印尼泗水、日惹旅遊的人蠻多,蠻推薦的!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r/1BtLnbXwjL/?mibextid=wwXIfr
沙巴(Sabah)大自然樂園
沙巴被譽為「風下之鄉」,除了首府亞庇 (Kota Kinabalu, KK) 之外,州內的多數土地仍然保持原始的森林風貌。沙巴共有32個族群,共 80 種方言。當地最盛大的節慶 ─豐收節 (Ka’amatan) 為沙巴州最大原住民族群─卡達山杜順族 (Kadasan Dusun) 為慶祝豐收,向米神奉獻祈禱的慶典。
座落於沙巴州西岸的亞庇是個活力十足的城市,也是爬山健行、乘坐木筏、岩洞探險、深海潛水、激險泛舟等生態探險的好地方。
位於南中國海一隅的沙巴,為各族匯集的主要都市,沙巴在英國的北婆羅州殖民時期,曾被稱為傑士頓 (Jesselton),部分地區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重建。
汶萊少了偷盜菸酒毒賭詐,呼吸品質更好,環境潔淨,人民良善,社會治安好也宜居,政府免費照顧人民醫療教育,汶萊人的不菸不酒不偷又虔誠和善是很棒!在這個國度,不同種族的人們相處和睦,豐富的文化繁榮發展!缺點是華人取得公民證比較困難,部分自由受限制。
洋芋片的原料之一,來自開發雨林的經濟作物,
洋芋片是用棕櫚油炸的,棕櫚樹大多是砍掉熱帶雨林後種植的經濟作物,
所以洋芋片才會跟熱帶雨林有關係。
開發雨林影響到紅毛猩猩的生存環境,
所以才說吃洋芋片前是否有想到紅毛猩猩。
★歡迎大家按讚粉絲團,互相交流吃喝玩樂情報!
您的支持是我發文的動力,請不吝嗇給個讚和推囉~感激^0^
【旅人Carrie愛漫遊】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carriewu0925travel
★歡迎追蹤【旅人Carrie愛漫遊】IG:carriewu5120
https://www.instagram.com/carriewu5120/
★歡迎訂閱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m2DS-d_H_iWXV-_1JZImQ